孟尝君的故事
孟尝君,战国时期齐国宰相,以养士三千而著称,仁义宽交,礼贤下士,谓“战国四君子”之一。相传孟尝君与食客宴饮。冯谖云:“饮尽天下玉琼浆,唯有此酒最解心。”后人遂把其取名为“孟尝君”。其“明智而忠信,宽厚以爱人,尊贤而重士。”被史学家誉为:“纵横战国时期政经两大领域之奇才。”
孟尝君以“诚信昭天下、仁义满乾坤”的豪爽风范,被视为山东人性格的典型代表。
孟尝君是薛国国君田婴之子,田婴死后他继承封爵,称薛公,号称孟尝君。孟尝君可说是“生不逢时”,因“五月五日生不利其父母”,曾被遗弃,母亲暗中喂养,他才免遭不幸。长大成人后,田婴见他聪明过人,能言善辩胸怀大志,才转忧为喜立他为太子。孟尝君继位后,广招天下贤士,不问是官吏还是逃犯,是名人还是庸人,他都热情接待。平时与门客闲谈,他都让随从躲在屏风后面记录,记下门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况。门客知道后深为感激,发誓报效知遇之恩。各地人士知名而来,门下食客竟达3000余众。其中以苏代,冯以及“鸡鸣”,“狗盗”之徒影响**。